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,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,无码日日模日日碰夜夜爽,天堂av在线最新版在线,日韩美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,麻豆精品三级国产国语,精品无码AⅤ片,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

      格言的聯(lián)璧

      時間:2020-09-09 13:49:56 格言 我要投稿

      格言的聯(lián)璧

        篇一:格言聯(lián)璧(全)

      格言的聯(lián)璧

        格言聯(lián)璧

        清金纓生先生 學(xué)問 存養(yǎng) 持躬(附舏生) 敦品 處事 接物 齊家 從政 惠吉 悖兇 學(xué)問類

        古今來許多世家。無非積德。天地間第一人品。還是讀書。

        讀書即未成名。究竟人高品雅。修德不期獲報。自然夢穩(wěn)心安。

        為善最樂。

        諸君到此何為。豈徒學(xué)問文章。擅一藝微長。便算讀書種子。在我所求亦恕。不過子臣弟友。盡五倫本分。共成名教中人。

        聰明用于正路。愈聰明愈好。而文學(xué)功名。益成其美。聰明用于邪路。愈聰明愈謬。而文學(xué)功名。適濟其奸。

        祭雖有儀。而誠為本。喪雖有禮。而哀為本。士雖有學(xué)。而行為本。 飄風(fēng)不可以調(diào)宮商。巧婦不可以主中饋。詞章之士不可以治國家。

        經(jīng)濟出自學(xué)問。經(jīng)濟方有本源。心性見之事功。心性方為圓滿。

        舍事功更無學(xué)問。求性道不外文章。

        何謂至行。曰庸行。何謂大人。曰小心。何以上達。曰下學(xué)。何以遠到。曰近思。

        竭忠盡孝。謂之心。治國經(jīng)邦。謂之學(xué)。安危定變。謂之才。經(jīng)天緯地。謂之文。霽月光風(fēng)。謂之度。萬物一體。謂之仁。

        以心術(shù)為本根。以倫理為楨干。以學(xué)問為災(zāi)畬。以文章為花萼。以事業(yè)為結(jié)實。以書史為園林。以歌詠為鼓吹。以義理為膏梁。以著述為文繡。以誦讀為耕耘。以記問為居積。以前言往行為師友。以忠信篤敬為修持。以作善降祥為受用。以樂天知命為依歸。

        凜閑居以體獨。卜動念以知幾。謹威儀以定命。敦大倫以凝道。備百行以考德。遷善改過以作圣。

       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。是圣賢第一等學(xué)問。盡吾本分在素位中。是圣賢第一等工夫。

        萬理澄徹。則一心愈精而愈謹。一心凝聚。則萬理愈通而愈流。

        宇宙內(nèi)事。乃己分內(nèi)事。己分內(nèi)事。乃宇宙內(nèi)事。

        身在天地后。心在天地前。身在萬物中。心在萬物上。

        觀天地生物氣象。學(xué)圣賢克己工夫。

       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。成就處是至誠無妄。

        以圣賢之道教人易。以圣賢之道治己難。以圣賢之道出口易。以圣賢之道躬行難。以圣賢之道奮始易。以圣賢之道克終難。

        圣賢學(xué)問是一套。行王道必本天德。后世學(xué)問是兩截。不修己只管治人。 口里伊周。心中盜跖。責(zé)人而不責(zé)己。名為掛榜圣賢。獨凜明旦。幽畏鬼神。知人而復(fù)知天。方是有根學(xué)問。

        無根本底氣節(jié)。如酒漢歐人。醉時勇。醒來退消。無分毫氣力。無學(xué)問底識見。如庖人煬灶。面前明。背后左右。無一些照顧。

        理以心得為精。故當沉潛。不然耳邊口頭爾。事以典故為據(jù)。故當博洽。不然臆說杜撰也。

        只有一毫粗疏處。便認理不真。所以說惟精。不然。眾論淆之而必疑。只有一毫二三心。便守理不定。所以說惟一。不然。利害臨之而必變。

        接人要和中有介。處事要精中有果。認理要正中有道通。

        在古人之后議古人之失。則易。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。則難。

        古之學(xué)者得一善言。附于其身。今之學(xué)者得一善言。務(wù)以悅?cè)恕?/p>

        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。學(xué)之。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。諱之。

        眼界要闊。遍歷名山大川。度量要宏。熟讀五經(jīng)諸史。

        先讀經(jīng)后讀史。則論事不謬于圣賢。既讀史復(fù)讀經(jīng)。則觀書不徒為章句。 讀經(jīng)傳則根柢厚。看史鑒則事理通。觀云天則眼界寬。去嗜欲則胸懷凈。 一庭之內(nèi)。自有至樂。六經(jīng)以外。別無奇書。

        讀未見書。如得良友。見已讀書。如逢故人。

        何思何慮。居心當如止水。勿取勿忘。為學(xué)當如流水。

        心不欲雜。雜則神蕩而不收。心不欲勞。勞神則疲而不入。

        心慎雜欲。則有余靈。目慎雜觀。則有余明。

        案上不可多書。心中不可少書。

        魚離水則身枯。心離書則神索。

        志之所趨。無遠勿屆。窮山距海。不能限也。志之所向。無堅不入。銳兵固甲。不能御也。

        把意念沉潛得下。何理不可得。把志氣奮發(fā)得起。何事不可為。

        不虛心。便如以水沃石。一毫進入不得。不開悟。便如膠柱鼓瑟。一毫轉(zhuǎn)動不得。不體認。便如電光照物。一毫把捉不得。不躬行。便如水行得車。陸行得舟。一毫受用不得。

        讀書貴能疑。疑乃可以啟信。讀書在有漸。漸乃克底有成。

        看書求理。須令自家胸中點頭。與人談理。須令人家胸中點頭。

        愛惜精神。留他日擔當宇宙。蹉跎歲月。盡此身污穢乾坤。

        戒浩飲。浩飲傷神。戒貪色。貪色滅神。戒厚味。厚味昏神。戒飽食。飽食悶神。戒妄動。妄動亂神。戒多言。多言傷神。戒多憂。多憂郁神。戒多思。多思撓神。戒久睡。久睡倦神。戒久讀。久讀枯神。

        存養(yǎng)類 回文首

        性分不可使不足。故其取數(shù)也宜多。曰窮理。曰盡性。曰達天。曰入神。曰致廣大。極高明。情欲不可使有余。故其取數(shù)也宜少。曰謹行。曰慎行。曰約己。曰清心。曰節(jié)飲食。寡嗜欲。

        大其心。容天下之物。虛其心。受天下之善。平其心。論天下之事。潛其心。觀天下之理。定其心。應(yīng)天下之變。

        清明以養(yǎng)吾之神。湛一以養(yǎng)吾之慮。沈警以養(yǎng)吾之識。剛大以養(yǎng)吾之志。果斷以養(yǎng)吾之才。凝重以養(yǎng)吾之氣。寬裕以養(yǎng)吾之量。嚴棱以養(yǎng)吾之操。

        自家有好處。要掩藏幾分。這是涵育以養(yǎng)深。別人不好處。要掩藏幾分。這是渾厚以養(yǎng)天。

        以虛養(yǎng)心。以德養(yǎng)身。以仁養(yǎng)天下萬物。以道養(yǎng)天下萬世。

        涵養(yǎng)沖虛。便是身世學(xué)問。省除煩惱。何等心性安和。

        顏子四勿。要收入來。閑存工夫。制外以養(yǎng)中也。孟子四端。要擴充去。格致工夫。推近以暨遠也。

        喜怒哀樂而曰未發(fā)。是從人心直溯道心。要他存養(yǎng)。未發(fā)而曰喜怒哀樂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。要他省察。

        存養(yǎng)宜沖粹。近春溫。省察宜謹嚴。近秋肅。

        就性情上理會。則曰涵養(yǎng)。就念慮上提撕。則曰省察。就氣質(zhì)上銷镕。則曰克治。

        一動于欲。欲迷則昏。一任乎氣。氣偏則戾。

        人心如谷種。滿腔都是生意。物欲錮之而滯矣。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。疏之而已耳。人心如明鏡。全體渾是光明。習(xí)染熏之而暗矣。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。拭之而已耳。

        果決人似忙。心中常有余閑。因循人似閑。人中常有余忙。

        寡欲故靜。有主則虛。

        無欲之謂圣。寡欲之謂賢。多欲之謂凡。徇欲之謂狂。

        人之心胸。多欲則窄。寡欲則寬。人之心境。多欲則忙。寡欲則閑。人之心術(shù)。多欲則險。寡欲則平。人之心事。多欲則憂。寡欲則樂。人之心氣。多欲則餒。寡欲則剛。

        宜靜默。宜從容。宜謹嚴。直儉約。四者。切己良箴。忌多欲。忌妄動。忌坐馳。忌旁騖。四者。切己大病。

        常操常存。得一恒字訣。勿忘勿助。得一漸字訣。

        敬守此心。則心定。斂抑其氣。則氣平。

       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。人性上不可添一物。

       

       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。而氣量涵蓋一世。小人之心不勝其大。而志意拘守一隅。

        篇二:《格言聯(lián)璧》

        引言

        《格言聯(lián)璧》一書是集先賢警策身心之語句,垂后人之良范,

        條分縷晰,情給理明。全書主要內(nèi)容包括學(xué)問類、存養(yǎng)類、持躬

        類、攝生(附)、敦品類、處事類、接物類、齊家類、從政類、惠吉類、悖兇類。所謂是成己成人之寶筏,希圣希賢之階梯也。

        《格言聯(lián)璧》

        [清]金蘭生先生編述

        處事類

       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,處難處之人愈宜厚,

        處至急之事愈宜緩,處至大之事愈宜平,

        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。

        [譯文]:處理難處理的事,越應(yīng)寬大;與不好相處的人在一起,越應(yīng)寬厚,處理緊急的事,情緒越要和緩,處理重大的事,態(tài)度越應(yīng)平和;處理有疑難的問題,心中越應(yīng)沒有意見。 不自反者,看不出一身病痛。 不耐煩者,做不成一件事業(yè)。

        [譯文]:不自我反省的人,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;不耐煩的人則不能成就一件事業(yè)。

        日日行,不怕千萬里。

        常常做,不怕千萬事。

        [譯文]:天天走路不怕千萬里路遙,天天做事則不怕千萬件事多。 過去事丟得一節(jié)是一節(jié)。 現(xiàn)在事了得一節(jié)是一節(jié)。 未來事省得一節(jié)是一節(jié)。 [譯文]:過去的事不必多計較,現(xiàn)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,未來的事不必自尋煩惱。

        居處必先精勤,乃能閑暇。凡事務(wù)求停妥,然后逍遙。

        [譯文]: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閑暇,一切事務(wù)都能處理得當才能逍遙自在。

        無心者公,無我者明。

        [譯文]:心中沒有成見則處事公平,心中沒有自我則光明正大。

        任事者,當置身利害之外。

        建言者,當設(shè)身利害之中。

        [譯文]:當事人應(yīng)置身于利害之外,提出倡議的人則應(yīng)設(shè)身于利害之中,才能知道利弊得失。

        無事時,戒一偷字,有事時,戒一亂字。

        [譯文]:沒事要戒掉一個“偷”字,有事要戒掉一個“亂”字。

        提得起,放得下,算得到,做得完,看得破,撇得開。

        [譯文]:有見識的人做事能提得起,放得下,算得到,做得完,看得破及撇得開。 救已敗之事者,如馭臨崖之馬,休輕策一鞭。 圖垂成之功者,如挽上灘之舟,莫少停一棹。 [譯文]:挽救失敗的事,就好像駕馭懸崖邊的馬,不能輕拍一鞭。對于即將成功的事,就好像拉船上沙灘,不能少停一槳。

        以真實肝膽待人,事雖未必成功,日后人必見我之肝膽。

        以詐偽心腸處事,人即一時受惑,日后人必見我之心腸。

        [譯文]:用真誠待人,事情雖不一定成功,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誠意。以欺騙的心腸處事,別人一時或許受到迷惑,但日久必見我心腸狡詐。

       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,但恐誠心未至。

        天下無不可為之事,只怕立志不堅。

        [譯文]:天下沒有不能教化的人,只怕誠心不夠。天下沒有不能成功的事,只怕志向不堅定。

        處人不可任己意,要悉人之情。

        處事不可任己見,要悉事之理。

        [譯文]:與人相處,不能隨自己的意志,要了解人情世故;做事不能固執(zhí)己見,要明白事情的道理。

        事到手,且莫急,便要緩緩想。 想得時,切莫緩,便要急急行。 [譯文]:事情來臨時,不能著急,要周全考慮解決的方法。想到解決的方法時,不能怠緩,一定要盡快果決執(zhí)行。

        事有機緣,不先不后,剛剛湊巧。

        命若蹭蹬,走來走去,步步踏空。

        [譯文]: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機遇,若不能把握機遇而任時間流逝總做不成一件事情。 接物類

        事屬曖昧,要思回護他,著不得一點攻訐的念頭。

        人屬寒微,要思矜禮他,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氣象。

        [譯文]:屬于人家的隱私,要想著維護,不能有一點說壞話的念頭。對于貧寒卑微的人,要想著禮遇他,不能有一絲傲慢輕視的態(tài)度。

        凡一事而關(guān)人終身,縱確見實聞,不可著口。

       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,雖閑談酒謔,慎勿形言。

        [譯文]:凡事關(guān)系人一生的名譽,即使親眼目睹,也不能說出去。如果某句話有傷自己的敦厚,即使喝酒閑談,也要謹慎不說。

        待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,非獨進德,亦且免患。

        待人當于有過中求無過,非但存厚,亦且解怨。

        [譯文]:嚴于律己,不斷地檢討錯誤,不僅使自己的品德增進而且能免除禍患。對待別人應(yīng)從過錯中看到他的長處,不但能保厚道,而且能化解對方的怨恨。 事后而議人得失,吹毛索垢,不肯絲毫放寬; 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。 旁觀而論人短長,抉隱摘微,不留些須余地;

        試思己受其毀,未必能安意順承。

        [譯文]:事后議論別人的過錯,吹毛求疵,一點一滴也不放過,如果換成自己,未必能如他。在一旁對別人說長道短不留余地,想想如果換成自己遭人詆毀,能否就默默承受呢。

        人好剛,我以柔勝之。

        人用術(shù),我以誠感之。

        人使氣,我以理屈之。

        [譯文]:別人好強,我則以柔克剛。別人用心計,我用誠懇感染他。別人動怒氣,我用道理折服他。

        柔能制剛,遇赤子而賁、育失其勇。

        訥能屈辯,逢喑者而儀、秦拙于詞。

        [譯文]:柔能克剛,當大力士孟賁、夏育遇到小孩子時,他的勇力也無處可用。木訥能制服,即使像蘇秦、張儀一樣的善辯家,當他遇到啞巴時,也無計可施。

        何以息謗?曰無辯。

        篇三:格言聯(lián)璧

        格言聯(lián)璧

        清金蘭生先生編述 學(xué)問 存養(yǎng) 持躬(附攝生) 敦品 處事 接物 齊家 從政 惠吉 悖兇 學(xué)問類

        古今來許多世家。無非積德。天地間第一人品。還是讀書。

        讀書即未成名。究竟人高品雅。修德不期獲報。自然夢穩(wěn)心安。

        為善最樂。

        諸君到此何為。豈徒學(xué)問文章。擅一藝微長。便算讀書種子。在我所求亦恕。不過子臣弟友。盡五倫本分。共成名教中人。

        聰明用于正路。愈聰明愈好。而文學(xué)功名。益成其美。聰明用于邪路。愈聰明愈謬。而文學(xué)功名。適濟其奸。

        祭雖有儀。而誠為本。喪雖有禮。而哀為本。士雖有學(xué)。而行為本。 飄風(fēng)不可以調(diào)宮商。巧婦不可以主中饋。詞章之士不可以治國家。

        經(jīng)濟出自學(xué)問。經(jīng)濟方有本源。心性見之事功。心性方為圓滿。

        舍事功更無學(xué)問。求性道不外文章。

        何謂至行。曰庸行。何謂大人。曰小心。何以上達。曰下學(xué)。何以遠到。曰近思。 竭忠盡孝。謂之心。治國經(jīng)邦。謂之學(xué)。安危定變。謂之才。經(jīng)天緯地。謂之文。霽月光風(fēng)。謂之度。萬物一體。謂之仁。

        以心術(shù)為本根。以倫理為楨干。以學(xué)問為災(zāi)畬。以文章為花萼。以事業(yè)為結(jié)實。以書史為園林。以歌詠為鼓吹。以義理為膏梁。以著述為文繡。以誦讀為耕耘。以記問為居積。以前言往行為師友。以忠信篤敬為修持。以作善降祥為受用。以樂天知命為依歸。

        凜閑居以體獨。卜動念以知幾。謹威儀以定命。敦大倫以凝道。備百行以考德。遷善改過以作圣。

       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。是圣賢第一等學(xué)問。盡吾本分在素位中。是圣賢第一等工夫。 萬理澄徹。則一心愈精而愈謹。一心凝聚。則萬理愈通而愈流。

        宇宙內(nèi)事。乃己分內(nèi)事。己分內(nèi)事。乃宇宙內(nèi)事。

        身在天地后。心在天地前。身在萬物中。心在萬物上。

        觀天地生物氣象。學(xué)圣賢克己工夫。

       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。成就處是至誠無妄。

        以圣賢之道教人易。以圣賢之道治己難。以圣賢之道出口易。以圣賢之道躬行難。以圣賢之道奮始易。以圣賢之道克終難。

        圣賢學(xué)問是一套。行王道必本天德。后世學(xué)問是兩截。不修己只管治人。

        口里伊周。心中盜跖。責(zé)人而不責(zé)己。名為掛榜圣賢。獨凜明旦。幽畏鬼神。知人而復(fù)知天。方是有根學(xué)問。

        無根本底氣節(jié)。如酒漢歐人。醉時勇。醒來退消。無分毫氣力。無學(xué)問底識見。如庖人煬灶。面前明。背后左右。無一些照顧。

        理以心得為精。故當沉潛。不然耳邊口頭爾。事以典故為據(jù)。故當博洽。不然臆說杜撰也。 只有一毫粗疏處。便認理不真。所以說惟精。不然。眾論淆之而必疑。只有一毫二三心。便守理不定。所以說惟一。不然。利害臨之而必變。

        接人要和中有介。處事要精中有果。認理要正中有道通。

        在古人之后議古人之失。則易。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。則難。

        古之學(xué)者得一善言。附于其身。今之學(xué)者得一善言。務(wù)以悅?cè)恕?/p>

        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。學(xué)之。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。諱之。

        眼界要闊。遍歷名山大川。度量要宏。熟讀五經(jīng)諸史。

        先讀經(jīng)后讀史。則論事不謬于圣賢。既讀史復(fù)讀經(jīng)。則觀書不徒為章句。

        讀經(jīng)傳則根柢厚。看史鑒則事理通。觀云天則眼界寬。去嗜欲則胸懷凈。

        一庭之內(nèi)。自有至樂。六經(jīng)以外。別無奇書。

        讀未見書。如得良友。見已讀書。如逢故人。

        何思何慮。居心當如止水。勿取勿忘。為學(xué)當如流水。

        心不欲雜。雜則神蕩而不收。心不欲勞。勞神則疲而不入。

        心慎雜欲。則有余靈。目慎雜觀。則有余明。

        案上不可多書。心中不可少書。

        魚離水則身枯。心離書則神索。

        志之所趨。無遠勿屆。窮山距海。不能限也。志之所向。無堅不入。銳兵固甲。不能御也。 把意念沉潛得下。何理不可得。把志氣奮發(fā)得起。何事不可為。

        不虛心。便如以水沃石。一毫進入不得。不開悟。便如膠柱鼓瑟。一毫轉(zhuǎn)動不得。不體認。便如電光照物。一毫把捉不得。不躬行。便如水行得車。陸行得舟。一毫受用不得。 讀書貴能疑。疑乃可以啟信。讀書在有漸。漸乃克底有成。

        看書求理。須令自家胸中點頭。與人談理。須令人家胸中點頭。

        愛惜精神。留他日擔當宇宙。蹉跎歲月。盡此身污穢乾坤。

        戒浩飲。浩飲傷神。戒貪色。貪色滅神。戒厚味。厚味昏神。戒飽食。飽食悶神。戒妄動。妄動亂神。戒多言。多言傷神。戒多憂。多憂郁神。戒多思。多思撓神。戒久睡。久睡倦神。戒久讀。久讀枯神。

        存養(yǎng)類 回文首

        性分不可使不足。故其取數(shù)也宜多。曰窮理。曰盡性。曰達天。曰入神。曰致廣大。極高明。情欲不可使有余。故其取數(shù)也宜少。曰謹行。曰慎行。曰約己。曰清心。曰節(jié)飲食。寡嗜欲。 大其心。容天下之物。虛其心。受天下之善。平其心。論天下之事。潛其心。觀天下之理。定其心。應(yīng)天下之變。

        清明以養(yǎng)吾之神。湛一以養(yǎng)吾之慮。沈警以養(yǎng)吾之識。剛大以養(yǎng)吾之志。果斷以養(yǎng)吾之才。凝重以養(yǎng)吾之氣。寬裕以養(yǎng)吾之量。嚴棱以養(yǎng)吾之操。

        自家有好處。要掩藏幾分。這是涵育以養(yǎng)深。別人不好處。要掩藏幾分。這是渾厚以養(yǎng)天。 以虛養(yǎng)心。以德養(yǎng)身。以仁養(yǎng)天下萬物。以道養(yǎng)天下萬世。

        涵養(yǎng)沖虛。便是身世學(xué)問。省除煩惱。何等心性安和。

        顏子四勿。要收入來。閑存工夫。制外以養(yǎng)中也。孟子四端。要擴充去。格致工夫。推近以暨遠也。

        喜怒哀樂而曰未發(fā)。是從人心直溯道心。要他存養(yǎng)。未發(fā)而曰喜怒哀樂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。要他省察。

        存養(yǎng)宜沖粹。近春溫。省察宜謹嚴。近秋肅。

        就性情上理會。則曰涵養(yǎng)。就念慮上提撕。則曰省察。就氣質(zhì)上銷镕。則曰克治。 一動于欲。欲迷則昏。一任乎氣。氣偏則戾。

        人心如谷種。滿腔都是生意。物欲錮之而滯矣。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。疏之而已耳。人心如明鏡。全體渾是光明。習(xí)染熏之而暗矣。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。拭之而已耳。

        果決人似忙。心中常有余閑。因循人似閑。人中常有余忙。

        寡欲故靜。有主則虛。

        無欲之謂圣。寡欲之謂賢。多欲之謂凡。徇欲之謂狂。

        人之心胸。多欲則窄。寡欲則寬。人之心境。多欲則忙。寡欲則閑。人之心術(shù)。多欲則險。寡欲則平。人之心事。多欲則憂。寡欲則樂。人之心氣。多欲則餒。寡欲則剛。

        宜靜默。宜從容。宜謹嚴。直儉約。四者。切己良箴。忌多欲。忌妄動。忌坐馳。忌旁騖。四者。切己大病。

        常操常存。得一恒字訣。勿忘勿助。得一漸字訣。

        敬守此心。則心定。斂抑其氣。則氣平。

       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。人性上不可添一物。

       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。而氣量涵蓋一世。小人之心不勝其大。而志意拘守一隅。

        怒是猛虎。欲是深淵。

        忿如火。不遏則燎原。欲如水。不遏則滔天。

        懲忿如摧山。窒欲如填壑。懲忿如救火。窒欲如防水。

        心一模糊。萬事不可收拾。心一疏忽。萬事不入耳目。心一執(zhí)著。萬事不得自然。 一念疏忽。是錯起頭。一念決烈。是錯到底。

        古之學(xué)者。在心地上做功夫。故發(fā)之容貌。則為盛德之符。今之學(xué)者。在容貌上做功夫。故反之于心。則為實德之病。

        只是心不放肆。便無過差。只是心不怠忽。便無逸志。

        處逆境心。須用開拓法。處順境心。要用收斂法。

        世路風(fēng)霜。吾人煉心之境也。世情冷暖。吾人忍性之地也。世事顛倒。吾人修行之資也。 青天白日的節(jié)義。自暗室屋漏中培來。旋乾轉(zhuǎn)坤的經(jīng)綸。自臨深履薄處得力。

        名譽自屈辱中彰。德量自隱忍中大。

       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。安詳是處事第一法。涵容是待人第一法。恬淡是養(yǎng)心第一法。 喜來時一檢點。怒來時一檢點。怠惰時一檢點。放肆?xí)r一檢點。

        自處超然。處人藹然。無事澄然。有事斬然。得意淡然。失意泰然。

        靜能制動。沈能制浮。寬能制褊。緩能制急。

        天地間真滋味,惟靜者能嘗得出。天地間天機括。惟靜者能看得透。

        有才而性緩。定屬大才。有智而氣和。斯為大智。

        氣忌盛。心忌滿。才忌露。

        有作用者。器宇定是不凡。有智慧者。才情決然不露。

        意粗性躁。一事無成。心平氣和。千祥駢集。

        世俗煩惱處。要耐得下。世事紛擾處。要閑得下。胸懷牽纏處。要割得下。境地濃艷處。要淡得下。意氣忿怒處。要降得下。

        以和氣迎人。則乖沴滅。以正氣接物。則妖氣滅。以浩氣臨事。則疑畏釋。以靜氣養(yǎng)身。則夢寐恬。

        觀操存在利害時。觀精力在饑疲時。觀度量在喜怒時。觀鎮(zhèn)定在震驚時。

        大事難事看擔當。逆境順境看襟度。臨喜臨怒看涵養(yǎng)。群行群止看識見。

        輕當矯之以重。浮當矯之以實。褊當矯之以寬。執(zhí)當矯之以圓。傲當矯之以謙。肆當矯之以謹。奢當矯之以儉。忍當矯之以慈。貪當矯之以廉。私當矯之以公。放言當矯之以緘默。好動當矯之以鎮(zhèn)靜。粗率當矯之以細密。躁急當矯之以和緩。怠隋當矯之以精勤。剛暴當矯之以溫柔。淺露當矯之以沉潛。溪刻當矯之以渾厚。

        持躬類 回文首

        聰明睿知。守之以愚。功被天下。守之以讓。勇力振世。守之以怯。道德隆重。守之以謙。 不與居積人爭富。不與進取人爭貴。不與矜飾人爭名。不與少年人爭英俊。不與盛氣人爭是非。

        富貴。怨之府也。才能。身之災(zāi)也。聲名。謗之媒也。歡樂。悲之漸也。

        濃于聲色。生虛怯病。濃于貨利。生貪饕病。濃于功業(yè)。生造作病。濃于名譽。生矯激病。 想自己身心。到后日置之何處。顧本來面目。在古時像個甚人。

        莫輕視此身。三才在此六尺。莫輕視此生。千古在此一日。

        醉酒飽肉。浪笑恣談。卻不錯過了一日。妄動胡言。昧理從欲。卻不作孽了一日。 不讓古人。是謂有志。不讓今人。是謂無量。

        一能勝予。君子不可無此小心。吾何畏彼。丈夫不可無此大志。

        怪小人之顛倒是非。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。惜君子之受世折磨。不知惟折磨乃見君子。 經(jīng)一番挫折。長一番識見。容一番橫逆。增一番器度。省一分經(jīng)營。多一分道義。學(xué)一分退讓。討一分便宜。增一分享用。減一分福澤。加一分體貼。知一分物情。

        不自重者取辱。不自畏者招禍。不自滿者受益。不自是者博聞。

        有真才者。必不矜才。有實學(xué)者。必不夸學(xué)。

        蓋世功勞。當不得一個矜字。彌天罪惡。當不得一個悔字。

        諉罪掠功。此小人事。掩罪夸功。此眾人事。讓美歸功。此君子事。分怨共過。此盛德事。 毋毀眾人之名。以成一己之善。毋沒天下之理。以護一己之過。

        大著肚皮容物。立定腳跟做人。

        實處著腳。穩(wěn)處下手。

        讀書有四個字最要緊。曰闕疑好問。做人有四個字最要緊。曰務(wù)實耐久。

        事當快意時須轉(zhuǎn)。言到快意時須住。

        物忌全勝。事忌全美。人忌全盛。

        盡前行者地步窄。向后看者眼界寬。

        留有余不盡之巧。以還造化。留有余不盡之祿。以還國家。留有余不盡之財。以還百姓。留有余不盡之福。以貽子孫。

        四海和平之福。只是隨緣。一生牽惹之勞。總因好事。

       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。方見手段。風(fēng)狂雨驟時立得定。才是腳跟。

        步步占先者。必有人以擠之。事事爭勝者。必有人以挫之。

        能改過。則天地不怒。能安分。則鬼神無權(quán)。

        言行擬之古人則德進。功名付之天命則心閑。報應(yīng)念及子孫則事平。受享慮及疾病則用儉。 安莫安于知足。危莫危于多言。貴莫貴于無求。賤莫賤于多欲。樂莫樂于好善。苦莫苦于多貪。長莫長于博識。短莫短于自恃。明莫明于體物。暗莫暗于昧幾。

        能知足者。天不能貧。能忍辱者。天不能禍。能無求者。天不能賤。能外形骸者。天不能病。能不貪生者。天不能死。能隨遇而安者。天不能困。能造就人材者。天不能孤。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。天不能絕。

        天薄我以福。吾厚吾德以迓之。天勞我以形。吾逸吾心以補之。天危我以遇。吾享吾道以通之。天苦我以境。吾樂吾神以暢之。

        吉兇禍福。是天主張。毀譽予奪。是人主張。主身行己。是我主張。

        要得富貴福澤。天主張由不得我。要做賢人君子。我主張由不得天。

        富以能施為德。貧以無求為德。貴以下人為德。賤以忘勢為德。

        護體面。不如重廉恥。求醫(yī)藥。不如養(yǎng)性情。立黨羽。不如昭信義。作威福。不如篤至誠。多言語。不如慎隱微。博聲名。不如正心術(shù)。恣豪華。不如樂名教。廣田宅。不如教義方。 行己恭。責(zé)躬厚。接眾和。立心正。進道勇。擇友以求益。改過以全身。

        敬為千圣授受真源。慎乃百年提撕緊鑰。

        度量如海涵春育。應(yīng)接如流水行云。操存如青天白日。威儀如丹鳳祥麟。言論如敲金戛石。持身如玉潔冰清。襟抱如光風(fēng)霽月。氣概如喬岳泰山。

        海闊從魚躍。天空任鳥飛。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。振衣千仞岡。濯足萬里流。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氣節(jié)。珠藏澤自媚。玉韞山含輝。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蘊藉。月到梧桐上。風(fēng)來楊柳邊。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懷。

        處草野之日。不可將此身看得小。居廊廟之日。不可將此身看得大。

        只一個俗看頭。錯做了一生人。只一雙俗眼睛。錯認了一生人。

        心不妄念。身不妄動。口不妄言。君子所以存誠。內(nèi)不欺己。外不欺人。上不欺天。居子所以慎獨。不愧父母。不愧兄弟。不愧妻子。君子所以宜家。不負國家。不負生民。不負所學(xué)。君子所以用世。以性分言。無論父子兄弟。即天地萬物。皆一體耳。何物非我。于此信得及。則心體廓然矣。以外物言。無論功名富貴。即四肢百骸。亦軀殼耳。何物是我。于此信得及。則世味淡然矣。

        有補于天地曰功。有關(guān)于世教曰名。有學(xué)問曰富。有廉恥曰貴。是謂功名富貴。無為曰道。無欲曰德。無習(xí)于鄙陋曰文。無近于曖昧曰章。是謂道德文章。

        困辱非憂。取困辱為憂。榮利非樂。忘榮利為樂。

        熱鬧榮華之境。一過輒生凄涼。清真冷淡之為。歷久愈有意味。

        心志要苦。意趣要樂。氣度要宏。言動要謹。

        心術(shù)以光明。篤實為第一。容貌以正大。老成為第一。言語以簡重。真切為第一。

        勿吐無益身心之語。勿為為益身心之事。勿近無益身心之人。勿入無益身心之境。勿展無益身人之書。

        此生不學(xué)一可惜。此日閑過二可惜。此身一敗三可惜。

        君子胸中所常體。不是人情是天理。君子口中所常道。不是人倫是世教。君子身中所常行。不是規(guī)矩是準繩。

        休諉罪于氣化。一切責(zé)之人事。休過望于世間。一切求之我身。

        自責(zé)之外。無勝人之術(shù)。自強之外。無上人之術(shù)。

        書有末曾經(jīng)我讀。事無不可對人言。

        閨門之事可傳。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。近習(xí)之人起敬。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。

        門內(nèi)罕聞嬉笑怒罵。其家范可知。座右遍陳善書格言。其志趣可想。

        慎言動于妻子仆隸之間。檢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際。

        語言間盡可積德。妻子間亦是修身。

        晝驗之妻子。以觀其行之篤與否也。夜考之夢寐。以卜其志之定與否也。

        欲理會七尺。先理會方寸。欲理會六合。先理會一腔。

        世人以七尺為性命。君子以性命為七尺。

        氣象要高曠。不可疏狂。心思要縝密。不可瑣屑。趣味要沖淡。不可枯寂。操守要嚴明。不可激烈。

        聰明者。戒太察。剛強者。戒太暴。溫良者。戒無斷。

        勿施小惠傷大體。毋借公道遂私情。

        以情恕人。以理律己。

        以恕己之心恕人。則全交。以責(zé)人之心責(zé)己。則寡過。

        力有所不能。圣人不以無可奈何者責(zé)人。心有所當盡。圣人不以無可奈何者自諉。 眾惡必察。眾好必察。易。自惡必察。自好必察。難。

        見人不是諸惡之根。見己不是萬善之門。

        不為過三字。昧卻多少良心。沒奈何三字。抹卻多少體面。

        品詣常看勝如我者。則愧恥自增。享用常看不如我者。則怨尤自泯。

        家坐無聊。當思食力擔夫。紅塵赤日。官階不達。須念高才秀士。自首青衿。將啼饑者比。則得飽自樂。將號寒者比。則得暖自樂。將勞役者比。則優(yōu)閑自樂。將疾病者比。則康健自樂。將禍患者比。則平安自樂。將死亡者比。則生存自樂。

        常思終天抱恨。自不得不盡孝心。常思度日艱難。自不得不節(jié)費用。常思人命脆薄。自不得不加修持。常思殺債難償。自不得不惜口腹。常思世態(tài)炎涼。自不得不奮志氣。常思法網(wǎng)難

        篇四:格言聯(lián)璧

        《格言聯(lián)璧》一書是集先賢警策身心之語句,垂后人之良范,條分縷晰,情給理明。全書主要內(nèi)容包括學(xué)問類、存養(yǎng)類、持躬類、攝生(附)、敦品類、處事類、接物類、齊家類、從政類、惠吉類、悖兇類。所謂是成己成人之寶筏,希圣希賢之階梯也。

        《格言聯(lián)

        [清]金蘭生先生編述 璧》

        處事類

       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,處難處之人愈宜厚,

        處至急之事愈宜緩,處至大之事愈宜平,

        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。

        [譯文]:處理難處理的事,越應(yīng)寬大;與不好相處的人在一

        起,越應(yīng)寬厚,處理緊急的事,情緒越要和緩,處理重大的

        事,態(tài)度越應(yīng)平和;處理有疑難的問題,心中越應(yīng)沒有意見。

        不自反者,看不出一身病痛。

        不耐煩者,做不成一件事業(yè)。

        [譯文]:不自我反省的人,看不出自己一身的病痛;不耐煩

        的人則不能成就一件事業(yè)。

        日日行,不怕千萬里。

        常常做,不怕千萬事。

        [譯文]:天天走路不怕千萬里路遙,天天做事則不怕千萬件事多。

        過去事丟得一節(jié)是一節(jié)。

        現(xiàn)在事了得一節(jié)是一節(jié)。

        未來事省得一節(jié)是一節(jié)。

        [譯文]:過去的事不必多計較,現(xiàn)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,未來的事不必自尋煩惱。

        居處必先精勤,乃能閑暇。凡事務(wù)求停妥,然后逍遙。

        [譯文]: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閑暇,一切事務(wù)都能處理得當才能逍遙自在。

        無心者公,無我者明。

        [譯文]:心中沒有成見則處事公平,心中沒有自我則光明正大。

        任事者,當置身利害之外。

        建言者,當設(shè)身利害之中。

        [譯文]:當事人應(yīng)置身于利害之外,提出倡議的人則應(yīng)設(shè)身于利害之中,才能知道利弊得失。

        無事時,戒一偷字,有事時,戒一亂字。

        [譯文]:沒事要戒掉一個“偷”字,有事要戒掉一個“亂”

        字。

        提得起,放得下,算得到,做得完,看得破,撇得開。

        [譯文]:有見識的人做事能提得起,放得下,算得到,做得完,看得破及撇得開。

        救已敗之事者,如馭臨崖之馬,休輕策一鞭。

        圖垂成之功者,如挽上灘之舟,莫少停一棹。

        [譯文]:挽救失敗的事,就好像駕馭懸崖邊的馬,不能輕拍一鞭。對于即將成功的事,就好像拉船上沙灘,不能少停一槳。

        以真實肝膽待人,事雖未必成功,日后人必見我之肝膽。 以詐偽心腸處事,人即一時受惑,日后人必見我之心腸。

        [譯文]:用真誠待人,事情雖不一定成功,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誠意。以欺騙的心腸處事,別人一時或許受到迷惑,但日久必見我心腸狡詐。

       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,但恐誠心未至。

        天下無不可為之事,只怕立志不堅。

        [譯文]:天下沒有不能教化的人,只怕誠心不夠。天下沒有不能成功的事,只怕志向不堅定。

        處人不可任己意,要悉人之情。

        處事不可任己見,要悉事之理。

        [譯文]:與人相處,不能隨自己的.意志,要了解人情世故;做事不能固執(zhí)己見,要明白事情的道理。

        事到手,且莫急,便要緩緩想。

        想得時,切莫緩,便要急急行。

        [譯文]:事情來臨時,不能著急,要周全考慮解決的方法。想到解決的方法時,不能怠緩,一定要盡快果決執(zhí)行。

        事有機緣,不先不后,剛剛湊巧。

        命若蹭蹬,走來走去,步步踏空。

        [譯文]:事情的成功有很多機遇,若不能把握機遇而任時間流逝總做不成一件事情。

        ——摘自《格言聯(lián)璧》(湖北人民出版社)

        上一頁

        下一頁

        《格言聯(lián)

        璧》

        [清]金蘭生先生編述

        接物類

        事屬曖昧,要思回護他,著不得一點攻訐的念頭。 人屬寒微,要思矜禮他,著不得一毫傲睨的氣象。

        [譯文]:屬于人家的隱私,要想著維護,不能有一點說壞話的念頭。對于貧寒卑微的人,要想著禮遇他,不能有一絲傲慢輕視的態(tài)度。

        凡一事而關(guān)人終身,縱確見實聞,不可著口。

        凡一語而傷我長厚,雖閑談酒謔,慎勿形言。

        [譯文]:凡事關(guān)系人一生的名譽,即使親眼目睹,也不能說出去。如果某句話有傷自己的敦厚,即使喝酒閑談,也要謹慎不說。

        待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,非獨進德,亦且免患。

        待人當于有過中求無過,非但存厚,亦且解怨。

        [譯文]:嚴于律己,不斷地檢討錯誤,不僅使自己的品德增進而且能免除禍患。對待別人應(yīng)從過錯中看到他的長處,不但能保厚道,而且能化解對方的怨恨。

        事后而議人得失,吹毛索垢,不肯絲毫放寬;

        試思己當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。

        旁觀而論人短長,抉隱摘微,不留些須余地;

        試思己受其毀,未必能安意順承。

        [譯文]:事后議論別人的過錯,吹毛求疵,一點一滴也不放過,如果換成自己,未必能如他。在一旁對別人說長道短不留余地,想想如果換成自己遭人詆毀,能否就默默承受呢。

        篇五:格言聯(lián)璧

        格言聯(lián)璧

        清金蘭生先生編述

        學(xué)問類

        古今來許多世家。無非積德。天地間第一人品。還是讀書。 讀書即未成名。究竟人高品雅。修德不期獲報。自然夢穩(wěn)心安。 為善最樂。

        諸君到此何為。豈徒學(xué)問文章。擅一藝微長。便算讀書種子。在我所求亦恕。不過子臣弟友。盡五倫本分。共成名教中人。

        聰明用于正路。愈聰明愈好。而文學(xué)功名。益成其美。聰明用于邪路。愈聰明愈謬。而文學(xué)功名。適濟其奸。

        祭雖有儀。而誠為本。喪雖有禮。而哀為本。士雖有學(xué)。而行為本。 飄風(fēng)不可以調(diào)宮商。巧婦不可以主中饋。詞章之士不可以治國家。 經(jīng)濟出自學(xué)問。經(jīng)濟方有本源。心性見之事功。心性方為圓滿。 舍事功更無學(xué)問。求性道不外文章。

        何謂至行。曰庸行。何謂大人。曰小心。何以上達。曰下學(xué)。何以遠到。曰近思。

        竭忠盡孝。謂之心。治國經(jīng)邦。謂之學(xué)。安危定變。謂之才。經(jīng)天緯地。謂之文。霽月光風(fēng)。謂之度。萬物一體。謂之仁。

        以心術(shù)為本根。以倫理為楨干。以學(xué)問為災(zāi)畬。以文章為花萼。以事業(yè)為結(jié)實。以書史為園林。以歌詠為鼓吹。以義理為膏梁。以著述為文繡。以誦讀為耕耘。以記問為居積。以前言往行為師友。以忠信篤敬為修持。以作善降祥為受用。以樂天知命為依歸。

        凜閑居以體獨。卜動念以知幾。謹威儀以定命。敦大倫以凝道。備百行以考德。遷善改過以作圣。

       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。是圣賢第一等學(xué)問。盡吾本分在素位中。是圣賢第一等工夫。

        萬理澄徹。則一心愈精而愈謹。一心凝聚。則萬理愈通而愈流。 宇宙內(nèi)事。乃己分內(nèi)事。己分內(nèi)事。乃宇宙內(nèi)事。

        身在天地后。心在天地前。身在萬物中。心在萬物上。

        觀天地生物氣象。學(xué)圣賢克己工夫。

       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。成就處是至誠無妄。

        以圣賢之道教人易。以圣賢之道治己難。以圣賢之道出口易。以圣賢之道躬行難。以圣賢之道奮始易。以圣賢之道克終難。

        圣賢學(xué)問是一套。行王道必本天德。后世學(xué)問是兩截。不修己只管治人。

        口里伊周。心中盜跖。責(zé)人而不責(zé)己。名為掛榜圣賢。獨凜明旦。幽畏鬼神。知人而復(fù)知天。方是有根學(xué)問。

        無根本底氣節(jié)。如酒漢歐人。醉時勇。醒來退消。無分毫氣力。無學(xué)問底識見。如庖人煬灶。面前明。背后左右。無一些照顧。

        理以心得為精。故當沉潛。不然耳邊口頭爾。事以典故為據(jù)。故當博洽。不然臆說杜撰也。

        只有一毫粗疏處。便認理不真。所以說惟精。不然。眾論淆之而必疑。只有一毫二三心。便守理不定。所以說惟一。不然。利害臨之而必變。 接人要和中有介。處事要精中有果。認理要正中有道通。

        在古人之后議古人之失。則易。處古人之位為古人之事。則難。 古之學(xué)者得一善言。附于其身。今之學(xué)者得一善言。務(wù)以悅?cè)恕?古之君子病其無能也。學(xué)之。今之君子恥其無能也。諱之。 眼界要闊。遍歷名山大川。度量要宏。熟讀五經(jīng)諸史。

        先讀經(jīng)后讀史。則論事不謬于圣賢。既讀史復(fù)讀經(jīng)。則觀書不徒為章句。 讀經(jīng)傳則根柢厚。看史鑒則事理通。觀云天則眼界寬。去嗜欲則胸懷凈。 一庭之內(nèi)。自有至樂。六經(jīng)以外。別無奇書。

        讀未見書。如得良友。見已讀書。如逢故人。

        何思何慮。居心當如止水。勿取勿忘。為學(xué)當如流水。

        心不欲雜。雜則神蕩而不收。心不欲勞。勞神則疲而不入。 心慎雜欲。則有余靈。目慎雜觀。則有余明。

        案上不可多書。心中不可少書。

        魚離水則身枯。心離書則神索。

        志之所趨。無遠勿屆。窮山距海。不能限也。志之所向。無堅不入。銳兵固甲。不能御也。

        把意念沉潛得下。何理不可得。把志氣奮發(fā)得起。何事不可為。

        不虛心。便如以水沃石。一毫進入不得。不開悟。便如膠柱鼓瑟。一毫轉(zhuǎn)動不得。不體認。便如電光照物。一毫把捉不得。不躬行。便如水行得車。陸行得舟。一毫受用不得。

        讀書貴能疑。疑乃可以啟信。讀書在有漸。漸乃克底有成。 看書求理。須令自家胸中點頭。與人談理。須令人家胸中點頭。 愛惜精神。留他日擔當宇宙。蹉跎歲月。盡此身污穢乾坤。

        戒浩飲。浩飲傷神。戒貪色。貪色滅神。戒厚味。厚味昏神。戒飽食。飽食悶神。戒妄動。妄動亂神。戒多言。多言傷神。戒多憂。多憂郁神。戒多思。多思撓神。戒久睡。久睡倦神。戒久讀。久讀枯神。

        存養(yǎng)類

        性分不可使不足。故其取數(shù)也宜多。曰窮理。曰盡性。曰達天。曰入神。曰致廣大。極高明。情欲不可使有余。故其取數(shù)也宜少。曰謹行。曰慎行。曰約己。曰清心。曰節(jié)飲食。寡嗜欲。

        大其心。容天下之物。虛其心。受天下之善。平其心。論天下之事。潛其心。觀天下之理。定其心。應(yīng)天下之變。

        清明以養(yǎng)吾之神。湛一以養(yǎng)吾之慮。沈警以養(yǎng)吾之識。剛大以養(yǎng)吾之志。果斷以養(yǎng)吾之才。凝重以養(yǎng)吾之氣。寬裕以養(yǎng)吾之量。嚴棱以養(yǎng)吾之操。 自家有好處。要掩藏幾分。這是涵育以養(yǎng)深。別人不好處。要掩藏幾分。這是渾厚以養(yǎng)天。

        以虛養(yǎng)心。以德養(yǎng)身。以仁養(yǎng)天下萬物。以道養(yǎng)天下萬世。

        涵養(yǎng)沖虛。便是身世學(xué)問。省除煩惱。何等心性安和。

        顏子四勿。要收入來。閑存工夫。制外以養(yǎng)中也。孟子四端。要擴充去。格致工夫。推近以暨遠也。

        喜怒哀樂而曰未發(fā)。是從人心直溯道心。要他存養(yǎng)。未發(fā)而曰喜怒哀樂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。要他省察。

        存養(yǎng)宜沖粹。近春溫。省察宜謹嚴。近秋肅。

      【格言的聯(lián)璧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      《格言聯(lián)璧》學(xué)問類原文及譯文08-16

      向上的格言01-26

      朋友的格言01-17

      節(jié)約的格言01-13

      富有哲理的格言01-13

      關(guān)于"環(huán)保"的格言12-15

      朋友的格言警句12-15

      關(guān)于戰(zhàn)爭的格言12-15

      幾米的青春格言10-07

      友誼的名言格言11-24

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欧美中出在线| 左贡县| 亚洲高清精品50路|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| 亚洲男人堂色偷偷一区|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推荐免费| 亚洲AV日韩AV高潮喷潮无码|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| 女人一级特黄大片国产精品| 讷河市| 清镇市| 融水|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三区在线| 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|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| 啪啪视频免费看一区二区|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| 资溪县| 东兰县| 渭南市| 日本精品人妻在线观看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网| 成年视频网站在线观看777| 人妻av天堂一区二区| 亚洲嫩模尤物大尺度高清人体|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| 边坝县| 新野县| 通化县|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2020| 久久精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av| 普兰店市| 亚洲av中文aⅴ无码av不卡| 97人妻蜜臀中文字幕| 久操加勒比视频在线观看|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| 人妻夜夜爽av性色大片| 亚洲专区在线观看第三页|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 |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播放|